休克是一個由多種病因引起、但最終共同以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和功能受損為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的綜合症。實踐證明:若在休克的早期,及時採取措施恢復有效的組織灌注,可限制細胞損害的程度和範圍;相反,若已發生的代謝紊亂無限制地加重,細胞損害廣泛擴散時,可導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發展成不可逆性休克。
病因
休克分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經性和過敏性休克五類。把創傷和失血引起的休克均劃入低血容量性休克,而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最常見。
診斷檢查
一般監測:精神狀態,皮膚溫度、色澤,血壓,尿量等
特殊監測:中心靜脈壓,肺毛細血管楔壓,心排出量和心臟指數,動脈血氣分析,動脈直乳酸鹽測定等
治療方案
對於休克這個由不同原因引起、但有共同臨床表現的綜合症,應當針對引起休克的原因和休克不同發展階段的重要生理紊亂採取下列相應的治療。
- 一般緊急治療包括積極處理引起休克的原發傷病。如創傷制動、大出血止血、保證呼吸道通暢等。
- 採取頭和軀干抬高20—30度; 下肢抬高15一20度體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 及早建立靜脈通路。並用藥維持血壓。
- 早期予以鼻管或面罩吸氧,注意保溫。
- 補充血容量是糾正休克引起的組織低灌注和缺氧的關鍵。應在連續監測動脈血壓、尿量和CVP的基礎上,結合病人皮膚溫度、末梢循環、脈搏幅度及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等微循環情況,判斷補充血容量的效果。
- 可以採用白蛋白或其他高滲溶液進行休克復蘇治療。
- 其他治療措施包括積極處理原發病,糾正酸堿平衡失調及應用血管活性藥物等。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 有關詳情, 應諮詢註冊醫生。